欢迎您访问优方净水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news
公司要闻
公告通知
行业动态
技术文档
招聘公告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公司要闻

“院”你成功 | 环境学院 | 百年大计生态文明 携手环境共创未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6

经历百年风雨,锐意进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始终秉承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从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到进入生态环境学科全球前千分之一,全国3个A+环境学科之一,再到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哈工大环境学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前列。一直以来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着水污染防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水化学与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等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哈工大环境学院培养了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院士的摇篮。

哈工大环境学院欢迎每一位优秀的学子加入哈工大,选择环境学院,让我们一同努力,还祖国的蓝天碧水,永续中华生态文明。


环境学院院长 任南琪


01学院历史及地位

学科历史


1920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设置铁路建筑系,开设“给水和排水”等专业课程

1925在铁路建筑系设立了给水排水教研室。1925届首批本科生毕业(五年制,用俄文撰写完成了题目为《铁路供水》和《内部水务》的毕业论文)

19504月19日“中央教育部党组小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50年6月7日批复):土木建筑科设“卫生设备系”

1952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首批开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新中国给排水专业由此诞生。哈工大执行前苏联5年制教学计划(不含1年俄文预科),授课达4000多学时;该教学计划一直持续到“文革”前

1953成立卫生工程教研室(后更名为给水排水教研室),前苏联莫斯科市政建筑工程学院阿.马.穆尔加索夫副教授任主任,樊冠球任代理副主任

1985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始建设

哈尔滨建筑大学和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建设全国首批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并获首批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0获首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地位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2002年第一次评估全国第六

2007年第二次评估全国第三

2012年第三次评估全国第二

2016年第四次评估A+(全国并列第一)

2017年哈工大为双一流建设大学之一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

02学科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环境事业,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学科方向
方向一:水污染防控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定向转化新原理、方法与技术

城市污水低碳处理、资源化与能源化

工业废水源头减排和过程减量与污染物资源化

非常规水资源的深度净化与再生水利用

城市水体综合治理与水生态功能修复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与评估体系

海绵城市与智慧水务




方向二: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高效膜滤优质饮用水保障技术

微界面控污原理与工艺-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高效除重金属污染技术

水中嗅味物质识别与控制技术

新型沉淀-气浮耦合现有水厂改造技术

供水管网漏失监测与控制技术

多水源切换管网黄水预防与控制技术

突发污染事故在线生物预警设备
水中污染物特性、迁移转化规律与风险控制

方向三: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

产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产品安全评估

高风险废弃物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农业废物生物工程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高效生物处理原理、技术与装备

城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方向四:大气污染物环境形态、迁移转化机理与源头控制技术





寒冷地区雾霾形成机制、污染源防控及预报预警技术

大气污染物全球迁移转化规律及进入北极的通道与归宿

全球气候变化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物二次释放的影响

二氧化碳利用及排放控制技术

PM2.5颗粒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Hg)等控制技术
室内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及防控技术

方向五:环境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

复合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生态控制技术

高寒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恢复、治理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障

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安全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与技术

海绵城市强化土壤的抗侵蚀性防治技术

生态环境系统的大数据平台构建

方向六:环境微生物合成生态学





通过生物学领域新兴技术解决环境生态学领域重大问题,在组学、单细胞基因组、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种间电子转移、合成生态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是未来有希望取得重大成果的新兴方向

环境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是国际学术前沿,也是国家重大需求

围绕环境微生物及其生态学研究,打造多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态环境交叉研究平台,揭示污染物生物转化和资源能源回收等重要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方向七:环境系统模拟与规划管理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环境生态精细调控和管理平台

典型环境传感器的研发和在线监测预警技术

环境污染外源管控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区域资源流、物质流、能源流分析

环境容量解析及环境资源调配管理

碳减排技术与全球气候变化


03科教实力

师资队伍

科教基地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物能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市政环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质定向生物能源转化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

污染物处理及能源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市政环境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生态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全国唯一

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和国家教学仿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环境学科

04代表科研方向及成果

城市水循环系统4.0

以城市水系统4.0为理论指导,研发出了四位一体的多尺度逆向规划技术,以及五套水生态修复技术,城市水系统和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与数字评估(智慧水务系统)

重庆后河(悦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流域综合整治+天然海绵保护修复+生态景观营造

长春市伊通河流域中段—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方案编制

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

制药、印染、煤化工、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

混合型污水控氮减碳强化处理提标技术与工程应用

高效、低碳水处理创新技术

推动可持续污水处理,致力于将传统污水处理厂转变为能源工厂、资源工厂,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自1990年开始,一直引领该方向发展
微生物电化学(MES)强化污染物转移

生物发酵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产氢技术(废水与生物质)

污染物高效低碳转化及温室气体减排
农村污水与固废处理、厕所关键技术

标志性技术与装备

饮用水中微量有毒有机物去除技术与装备(低下水、地表水)

农村污水生态型强化修复技术系统

农村有机垃圾全组分高值利用技术系统

携氧/增氧纳米材料对水体内源释放抑制及修复技术

无水冲厕所系统及排泄物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

村镇生活垃圾移动式小型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建立村镇垃圾“产生-处理-利用”大数据监控平台,突破信息不对称瓶颈问题

建立村镇垃圾处理全链条技术支撑体,实现处理过程中物质多级利用+二次污染协同控制

典型应用

饮用水净化装置,在拜泉县龙泉镇同乐村应用(扶贫项目)

强化型生态修复技术在南宁黑臭水体治理中应用

在海口、盘锦等地村镇建设覆盖南北地域和垃圾组分特性的示范工程

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管理决策系统

构建黑龙江省高时空分辨率清单数据库清单

为大气污染防控预测预警及大气污染防治辅助

决策支持与评估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扬尘、 PM2.5、机动车尾气等)

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联合校内电子信息、数学、计算机、管理等多学科交叉,加强国际合作,与瑞士联邦理工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哈佛等建立稳定合作,在环境污染的监测、模拟仿真、风险评估、预警应急、决策支持等方面逐渐形成新兴学术方向

科教成果总结

五年承担或完成科研项目790项,总经费35356万元,其中国家973、86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课题82项,总经费19022万元

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奖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78篇,人年均发表SCI论文3.3篇

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转化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5部

05国际交流

国际课程

调研国外高水平大学培养方案

开设12门全英文课程和2门双语课

国际交流

2017-2019累积受CSC资助博士研究生58人;受学校或导师资助出国短期访学及参加国际会议100余人次;其中赴境外交流学习超过90天的74人次;境外来华交流人数133人次

国际学术交流与活动:如中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每年举办2次夏令营;每年都有学生参加挪威斯瓦尔巴大学中心举办的“寒冷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国际暑期学校

中俄国际暑期学校(HIT-SPBU)

每年选派5-1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圣彼得堡大学参加国际交流合作

我院2016级环境科学专业9名学生赴圣彼得堡大学参加暑期学校
国际北极学校(International Arctic School, HIT)

国际北极学校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北极专家授课,讲授和探索与北极生态与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的能力。

挪威北极暑期学校

哈工大北极暑期学校

哈工大北极冬季学校


06为什么选择哈工大环境学院

杰出校友




优秀在校生

科创育人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冠军

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承办权

首届“北控水务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团体赛特等奖


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文化生活




世界水日系列活动
校园VLOG、摄影、海报设计大赛

十月放歌校园十大歌手

环保时装秀

文艺联合会、联欢会




学院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



学校运动会取得佳绩

冰雪趣味运动会

学生绿协、碧水志愿者协会




毕业晚会、走红毯


毕业去向

发展前景好
三分之二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选择国内升学或出国留学

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或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设计院、房地产公司、施工企业、供排水集团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轻工、能源、医药等部门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开发和环境管理与规划等工作。
07来哈工大环境学院学什么

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


文化素质课和个性化发展课


文化素质课/新生研讨课(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问题

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城市水系统变革

城市水系统的智慧化

微生物电化学(MES)强化污染物转移

环境问题中的批判性思维
绿色黄金——微藻生物质液态能源

漫谈绿色技术
水文化、技术与社会发展

水问题与水研究

水与城市

微生物与可再生能源

饮水思源

饮用水质与化学


文化素质课/创新创业课程(6)

城市水生态环境

城市水循环技术及科技创新

环保启迪创业特训营

环境工程能力创新与实践

交叉学科数学建模导引与实践

膜分离理论演变与水处理技术变革

跨大类专业基础课



培养特色

本研一体化培养


科教协同实践体系




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常态化培养机制,构建项目牵引和课题牵引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

保持工科培养特色



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改革培养方案,通过增加实践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聘请合作企事业单位合作导师21位,并对学科内本科毕业设计导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导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效果-毕业答辩中提高工程性评分比重,提高学生实践效果评价
实施“大型仪器独立操作资格”制度-本科生及研究生培训和考核后,可获得“仪器独立操作资格证书”

学术沙龙和高端讲坛众多

学术生态环境良好

邀请国内外环境、生态、生命、材料领域优秀学者、期刊主编或副主编、环保领域优秀创业者、企业精英、优秀校友讲学

创办环境学术沙龙,营造浓厚环境学院学术交流氛围,已经成为环境学科学术交流特色品牌

创办高端学术会议,已成为城市水领域重要的国际品牌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公众号,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400-600-5229),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0